《鐵血軍魂》首播 章賀打響愛國保衛戰
“和平是小民的夢想,是世人的追求,但唯有軍人苦戰不倒,方能換來百姓永世和平,生于這個危機的時代,作為軍人,除了戰斗我們別無選擇。”章賀 在《鐵血軍魂》中如是說,這也是原著于川長篇經典小說《最后一個貝勒》所要表達的主旨。這部史詩級抗戰劇4月2日晚將在重慶衛視播出,借由清末遺留的特殊歷史角色貝勒
抗戰劇不是販賣荷爾蒙 章賀用鐵血軍魂詮釋“最后一個貝勒”
《鐵血軍魂》是東陽華海時代影業傳媒有限公司繼《鋒刃》后出品的又一力作。金霖執導,章賀、李曼 領銜,聯袂劉冠翔 、何育駿 、尹君正 、鄭清文、劉燦、李竹、郭明翔、張娜、馬文波等主演。鐵血軍魂劇情講述“七七事變”后,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前清貝勒瑞年(章賀飾)回國。他原本是為保住貝勒府的安危,才去日本學習,回國卻發現父親被日本人害死,激發了對日斗志。他先參加國民黨,隨著時間推移,發現國民黨的腐敗,經朋友推薦又參加了共產黨,更積極地投身到抗日戰爭中,還和共產黨員
鐵血軍魂劇照
正因經歷失去至親、摯友的種種傷痛,瑞年才變得愈加智慧,蛻變成鐵骨錚錚的八路軍戰士。章賀在接受采訪時如此解析道:“我覺得忠孝意識的建立代表了一個男人的成長成熟。猶記得有一段臺詞這樣說‘什么叫軍人?軍人是以戈止武,用槍來捍衛和平。軍人為什么打仗?不是為了欲望、暴力,是為了保衛國家,捍衛民族尊嚴’。我覺得這就是軍魂。忠孝意識成長的過程,就是瑞年逐漸塑造軍魂的過程。”
導演金霖抨擊部分抗戰劇 為營造高收視不惜觸碰政策敏感點
這幾年業內外對“抗戰雷劇”的質疑甚囂塵上,能懷著業界良心,沉穩地做一部史詩抗戰劇的影視人并不多?!惰F血軍魂》導演金霖痛批當下抗戰劇市場混亂,同時嚴肅表態:“盡最大努力還原歷史背景,不做‘抗戰雷劇’”。
導演金霖解析,現在的抗戰劇為了營造高收視率,應對來自市場發行壓力,可謂各顯神通,甚至不惜觸碰政策敏感點,在新奇特上大做文章,以至出現倍受詬病的抗日雷劇。“作為《鐵血軍魂》的導演,我也糾結過,如果橋段上特別追求新奇特,可能會有雷劇嫌疑。過于極致地追求收視,可能會一不小心就走偏了。經過反復琢磨,和團隊探討從哪方面讓《鐵血軍魂》與眾不同,同時又走在抗戰類型劇軌道里。最后我們決定深挖情感,因為情感最能深刻地表現人性,如果講《鐵血軍魂》追求極致,也是追求人性的極致。”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