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頭一個 通州社區配備法律服務專員
13家律師事務所、128名律師,對接通州區15個鎮司法所,通州區司法局將法律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調解糾紛等法律服務免費帶到居民家門口,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擁有法律獲得感,并且實實在在享受到司法改革的“紅利”。
法律服務進社區 足不出戶免費詢
8月24日,又逢周五,王志紅如約來到通州區永順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前來咨詢和尋求法律幫助的居民已經在辦公室門口排起了長隊。坐定之后,王志紅開始接受居民的法律咨詢。
王志紅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北京市致宏律師事務所的28名律師都加入了“社區法律服務專員”的行列。每人負責3-6個村,每周五下午固定有輪值律師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坐班,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除了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坐班的時間,每一位公益律師的手機號都公布到村,另外還建立了線上微信群,盡量保證居民遇到法律問題的時候,能隨時得到相應的解答,從而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免費咨詢。
王志紅告訴記者,很多居民日常都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或者困惑,比如婚姻家庭的糾紛、繼承、拆遷等等,由于對法律常識的缺乏,很多人甚至都覺得有求無門。“如今把專業人員送到他們家門口,還免費,大家都能實實在在有一種法律獲得感”。
隊伍不斷壯大 公益服務群眾
據了解,依托村居法律顧問工作,開展律師事務所、基層司法所“兩所聯建”,如今,這個“社區法律服務專員”的隊伍已經擴大到13家律師事務所128名公益律師,對接通州區15個鎮司法所。固定每周一至兩天作為“律師接待日”,安排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站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凡事都得有章可依。記者了解到,目前通州司法局已經建立了《通州區司法局駐鎮律所工作制度》《駐鎮律師值班制度》等,每周一到兩天的駐鎮值班只是暫時試行,未來按照群眾需求動態還可能對律師駐鎮值班情況進行調整。
除此之外,為增強固定法律服務資源,通州區司法局還為15個鎮招聘25名專職人民調解員,要求學歷大學本科以上,法學專業背景,充實到各鎮公共法律服務站,強化人員保障。同時,加強專職人民調解員教育、管理、培訓制度,讓調解員不僅“專職”,而且“專業”。
“過去離律師遠,好些法律都不懂,遇事也沒個辦法。現在有了這個站,律師都送到家門口了,有困難就找站里的律師給支招兒。”前來咨詢法律問題的留莊村村民對永順鎮公共法律服務站的工作人員說,“你們真是為老百姓干了件大好事!”
“作為一名駐鎮律師,沒想到‘生意’能這么火,目前就于家務鄉而言,每周三是我們所的固定值班日,日均咨詢量都在20人以上,人數還是非常多的,我們打算回去開個會,商量一下,以后每周來兩天。”于家務鄉駐鎮律師羅冬根說。
通州試點效果突出 有望全市推廣
記者了解到,通州區司法局依托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打造“通州特色服務”,為各村配備“社區法律服務專員”,即“律師專員”“調解專員”“公證專員”。同時,在各村設置法治櫥窗、公示欄等,將社區法律服務專員信息、法律服務產品目錄、法律服務監督電話進行公示,讓群眾清晰知道每個人對應的法律服務專員是誰,遇到法律難題找誰。
據了解,通州司法局這一舉措為全市首創。
“市局一直計劃為每位群眾提供貼心服務,通州這項舉措好,正是市局想要的結果,回去我們看看,擇機向全市推廣。”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馬燕在了解社區法律服務專員制度后指出。
文/北青社區報 楊紅菊 圖/通州區司法局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