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鄉看到熱淚盈眶,《信仰者》8月24日全國熱映,聽聽專家、影評人怎么說?
“看得我熱淚盈眶。我們生活在今天不能忘記過去,我們生活在當下不能忘記歷史,有信仰的民族才是有動力的,人民有了信仰,民族才有希望!”一位江西市民觀影后說。
“影片最后引用了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的一段文字作為獨白,隨后電影的鏡頭穿越時空來到了現代,上千名學生身著校服在操場瑯瑯誦讀《可愛的中國》。”在上饒影城觀影出來的李先生說,他特別喜歡影片的結尾處理,“你會看到,堅定信仰,一切美好才會成為現實。”
繼江西點映后,8月24日電影《信仰者》即將在全國熱映,這部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弋陽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出品的電影講述了革命先烈方志敏帶領紅十軍團北上抗日,被俘后抱定信仰、堅貞不屈,身陷囹圄依然堅持寫作、壯烈犧牲的故事。江西老鄉看到熱淚盈眶,提前觀摩影片的專家也分享了他們的觀影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人民院線”組建后首批放映的影片之一,為進一步發掘放映資源、做好優秀主旋律影片的發行放映積累了經驗。
許柏林
人生不外乎“信仰之旅程”或“非信仰之浪跡 ”而已。前者為“有我”之壯麗人生,后者則為“非我”之渾噩時日。而這種“以‘信仰’為‘生命’”的人生與那種“以‘生命’為‘信仰’”的人生,則成為了是否文明社會、是否先進民族的重要分野。電影《信仰者》有了時代的站點,有了社會的指向。它的價值取向 、藝術方向、社會導向,值得大力肯定和弘揚。
左衡
《信仰者》的成功,首先來自一支有信仰、有能力的創作團隊。影片敘事節奏之穩重,電影語言之沉著,主題呈現之冷靜,都顯現著對主題思想的自信和從容。“主旋律影片的創作,只有創作者對主題有建立在深刻理解基礎上的認同,才能夠以真正有信仰的作品去呼喚觀眾的二度認同。”
趙衛防
《信仰者》在大的歷史沖突和細節中寫就了信仰的力量,影片的鏡頭語言也極富特色:以動靜結合的手法凸顯了信仰的力量,在方志敏被捕之前,影片的鏡頭語言以動為主,營造出慘烈、悲壯的戰爭氛圍。方志敏被俘之后,影片選擇以靜為主的鏡語風格,力圖表現國共雙方在心理和精神層面的對抗。這樣的處理,使得方志敏的信仰從前面的“動”沉到了“靜”,經過靜思與寫作,信仰也得到了升華,顯得更為理性、堅定和深沉,散發出的力量也更為強大。
魚為
《信仰者》以恢弘磅礴的激戰場面、精準到位的人物描摹和獨到細致的感情處理,為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譜寫了一曲詩意盎然、壯懷激烈的英雄贊歌。
琢紫
《信仰者》在這個七月點燃了那段逝去的戰火歲月,讓觀眾穿越時空深切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堅定的意志和對革命事業的不懈追求與信仰。以一種大格局、大視野再現了那段真實的歷史,用極具藝術性的創作手法吸引了年輕觀眾對于歷史的關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誠意之作。
云飛揚
《信仰者》采用倒敘手法,不斷在現實與回憶間切換,這樣不斷回溯的結構增加了劇悲劇的力量,非線性的敘事手法也讓故事更加具有戲劇性。觀眾從一開始就知道方志敏的悲劇結局,從而在整個故事過程中都能感受到這種悲劇情緒的影響,在現在與過去的對比中更能體會到方志敏的錚錚鐵骨與氣節。
方志敏劇照劇照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