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利刃》槽點多多,但情懷,才是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十月可以稱之為獻禮月,大熒幕上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可以說是口碑與票房齊飛。而獻禮的電視劇就不得不說說《空降利刃》。
作為軍旅題材的劇,又是獻禮祖國七十周年,《空降利刃》一播出就受到了各界的關注。不僅和近期的軍旅題材影視劇做對比,更是拿出十年前優秀劇《士兵突擊》來“砸場子”。更有軍迷提出了劇中武器到服裝的不嚴謹,劇情和人物的不連貫、太中二。
其實優秀的劇真的很難超越,包括原班人馬重新制作,也未必能制作出超越經典的劇集,好在大眾也是寬容的,無論哪一項做到了應有的認真態度,依然會報以掌聲。就好比很多人也同樣看好《空降利刃》,因為情懷才是打開它的正確方式。
一、背景
1.空白的空軍題材
目前影視劇中的軍旅題材也涌現不少,但是以空降特種兵為題材的電視劇還是空白,《空降利刃》就是對這片空白進行了填補。
2.致敬優秀影視劇
來自八一制片廠的導演張蠡接受采訪時說:“多年前的《士兵突擊》是軍旅劇的標桿,拍《空降利刃》就是想在這個特殊時期向《士兵突擊》致敬。”
為了做出有水準的電視劇,導演帶著主創們整整準備了3年,從劇本的改寫到推翻就經歷了很多次,還需要演員們實地去體驗和訓練。
在這樣一個浮躁、快節奏的圈子里,可以說是相當用心和有耐心了。
二、精神
你在,我在
《士兵突擊》體現的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而《空降利刃》則秉承了“你在,我在”的精神。
在副營長
然而在即將完成任務的時候,隊友喬梁選擇犧牲自己保住了資料,死在了張啟的懷里,受傷回到部隊的張啟,也因為沒有救下戰友,而感到內疚、自責,重復著這句“你在,我在”時,不禁讓人淚目。
三、人物
1.“伍六一”+退伍老兵
有很多觀眾其實是奔著《士兵突擊》里伍六一的扮演者邢佳棟 來的,想看看當年那個熱血男兒,再次以軍人形象出現在熒幕里的樣子,可以好好回味經典,這就是一種情懷。
很多人也被里面的一班班長
他是真正的特種兵出身,而且是被特招入伍,因為參加國際獵人學校集訓被吳京發現,邀請他參演了《戰狼》系列。
劇中除了莊小龍 ,還有施陽、胡小毅等都是退伍軍人,看到這么多真正的軍人出現在劇中是不是更有真實感了?
2.戰士的真情實感
不同以往的軍旅題材,把軍人都當神一樣,有著不怕死的光環,但軍人的前提是人,是人就會有各種情感,憤怒、悲傷甚至怕死都是正常的。
這部劇中,就把軍人的真實情感刻畫出來,在第一次跳傘任務中,新兵刺頭
在第一次實戰中,馬上要與真正的敵人正面交鋒時,作為老兵的馬當先也腿抖了,因為平時再真實的演練也比不上直面死亡時的恐懼感來得更真實。
這樣細膩的情感處理才是有血有肉的,也會讓觀眾更加理解軍人的不易。
四、劇情
飽受爭議
前十集劇情的緊湊與氣氛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認為這才是一部軍旅題材應該展現的內容。
但隨著女主角
這點,導演張蠡給出了解釋,他的大意是,軍人能夠無所顧忌的為祖國沖鋒陷陣,離不開強大的軍嫂隊伍的支持。
其實張蠡導演這樣的想法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軍嫂的犧牲精神不言而喻,確實不用刻意回避愛情線。
但同樣也不應該打著軍旅題材的背景來主演愛情,那樣是完全可以再拍一部軍嫂題材劇了。所以還是希望接下來的劇情有愛情,但不要掩蓋了真正的主線。
總體來說,《空降利刃》比起同類題材的電視劇真的強很多,它更真實的刻畫了人物的情感,軍人的取舍與犧牲精神,加上那么多真正的軍人來加持。特效和實戰演練也許不夠多,不夠精,但情懷才是它正確的打開方式。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