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劇《激蕩》,不僅有奮斗的心酸,也有家人之間的溫情
國慶節雖然已經過完,但是這部獻禮劇仍然讓我不能釋懷,《激蕩》有奮斗的心酸,也有家人之間的溫情,編劇用心了。前兩集槽點是李念 演高中女生太違和了,其實演員整體都選的不錯,不過講上海弄堂故事竟然沒在東方衛視播而是在湖南衛視播,也是有點神奇,前兩集看得比較艱難,也許是編劇還沒有進入狀態,但是后面有點感受到作者的腦洞了,有點喜歡這樣的劇。
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一部劇,激蕩的年代,奮斗的小人物,在貼合年代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現實主義的落地和厚重,九十年代的背景開始,講述了兩兄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奮斗拼搏的故事,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很多人一開始以為就是個“憶苦思甜”劇,沒想到越往后越有意思。故事的主線是陸家三兄妹,每個人的性格、成長路線、對未來的想法截然不同,但偏偏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路走到最后。
也許你會認為,最近一大堆年代劇上映,很明顯,不是蹭國慶七十周年的熱度,就是要求的。給祖國七十周年獻禮很正常,但請稍微尊重些。說的話,做的事,服裝道具背景全部是現代人的樣子,算個哪門子的年代劇?主角這個角色毫無人格魅力,沒有責任和擔當,兩位女主角還都喜歡這么一個人。一部電視劇的主角如果讓觀眾覺得他沒有人格魅力,那這部電視劇就是真的太失敗了!
激蕩的不是歲月,是劇情,情節跌宕起伏,說說問題吧:首先是情節老舊,還是血緣認親苦情戲那套。然后就是卡司不合適。演員演技都在線,車曉 那勁兒勁兒任誰都不待見的感覺還挺不錯,但集體扮嫩讓人跳戲。任重 多說一句,演上海小伙意思不夠,還是北京青年調調適合。
還有影片的人設有問題。任重的江濤,大糊涂蛋+渣男,非常勸退;再就是人設不穩,李念的
導演還是需要多吃核桃,生活常識和羅技思維的確值得商榷。雖說吃虧是福,但主角這種傻不拉嘰的愣頭青設定誰能接受,一次又一次被坑還不長記性,一坑一個準。細節就更有問題了,工地設備拍的純現代化不符合92年時代背景我都能忍,干一個月工地活衣服干干凈凈我真忍不了,就算沒有生活常識,去工地看一眼,哪怕就一眼也不至于拍成這樣。
不管怎樣,導演并沒有打算把它打造成一部謳歌時代的嚴肅正劇,而是扎根社會的平凡角落,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帶我們走進平凡人的時代奮斗歷程。人物性格特點更是優缺參半,劇中種種濃烈、撕扯的情感背后,也折射出一代人在大時代沖擊下的悲歡離合,人世滄桑,這也引發了一眾觀眾的強烈共鳴,忍不住跟隨主人公的生活去窺探社會、自我和現實。
除了故事本身有看點,演員們的表演也功不可沒。不管是擔當主演的任重、郭曉東 、李念、車曉,還是配角侯勇、李誠儒等,都讓人印象深刻,集結了實力派和老戲骨,越往后看越驚喜。劇情和演員演技都很到位,陶澤如演戲是真自然。雞毛飛上天的導演真的厲害,舊時光拍得很洋氣,打光布景都很講究,塑造的小人物也都各有各的精彩。
《激蕩》劇如其名,故事始于經濟變革最為強烈的90年代。這數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就像是激蕩浪潮,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這股浪潮當中隨波而動的船只。影片通過細膩溫情的筆觸,在大時代的奮斗故事之外,為人們留下了一塊柔軟之地,劇中人守候情感、攜手并進,幾十年風雨激蕩中不離不棄,正是對時代傳奇的另一種動人表達。這種小人物的奮斗故事很多,但能拍的這么真實接地氣的卻很少。
《激蕩》講述的是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故事,他們攜手并進,滄桑巨變下,不變的依然是那份溫暖的陪伴。最主要的還是劇集本身立足社會現實,觸動了人們心中關于親情、關于愛情、關于奮斗的一些心緒,溫情還是欲望,堅守還是變通,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洪流中面臨著這樣那樣類似的抉擇,相信看完每個人的心里也會有自己的答案。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