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收視高熱 導演和編劇如此評價張魯一
《愛國者》劇照
“他們都曾經單槍匹馬,但永不獨行”,這是近日《文匯報》發表的長篇評論文章的標題,文章對電視劇《愛國者》的精神感召力、家國情懷給予了極大的褒獎。《北京晚報》則在最新發表的文章中稱《愛國者》塑造的“英雄群像真實動人”。
由張魯一 、佟麗婭 主演的《愛國者》眼下收視持續高熱,不僅連連斬獲收視冠軍,觀眾以及眾多業內大咖也接連發聲,稱《愛國者》講述了一個既燃情,又感人至深的中國故事。作為劇中男主人公
導演龔朝暉:張魯一把我們劇作的精髓和戲劇的靈魂給演出來了
談起張魯一對宋煙橋這個人物的塑造過程,《愛國者》導演龔朝暉表示:“我當時開拍前跟張魯一說,希望他演一個不一樣的,不要別人一看就覺得是張魯一式的表演。然后他真的在動腦筋仔細鉆研如何跳脫自身特色的表演。魯一進組第一場戲是在雪原上面,他靠著一棵枯樹,看著遠山,這個時候佟麗婭走到他身邊,然后跟他倆聊起來,問他要干什么,他說我不打仗我要做一個詩人,整個畫面是很詩意美好的。”
龔朝暉說:“我那個時候先試了一遍戲,我說我特別希望這個戲,尤其是后面,要有一種糙的質感。所謂的糙的質感,是看起來不像拍戲拍得那么精致,我跟他說這一段是編劇寫的對祖國的一個認知。魯一演的很好,他看到第三遍劇本的時候,就把自己帶入進去,認為有些臺詞非要這么說不可,相信自己那一刻就是宋煙橋本人的心態。我跟魯一說,你能不能試著像不會演戲的人,就像我們看過很多專業歌手唱歌,但是我們也聽過作曲家唱歌,像李宗盛啊,羅大佑啊,他們自己唱自己的歌,你說他的音準,有點像在鋼琴縫里面,不大準,音色有點沙,有點破,但是那種味道十足。他沉寂了一會兒,他說我們再來一遍。那一遍拍攝我喊停以后,我說大家為我們的編劇鼓掌,這是我在拍過這么多戲之后第一次在現場為編劇鼓掌。”
龔朝暉表示:“就是張魯一這個演員,把我們劇作的精髓和戲劇的靈魂給演出來了,你說這是演員的功力還是編劇的功力,我認為這是表演藝術和編劇藝術的雙重合一所起的化學作用。張魯一本身他是學導演的,他對劇本的理解沒得講,甚至比我理解的還好。我曾經跟他說笑,我說我們倆師兄弟,我說你學導演的,我學表演的,我教你演戲,你教我導戲。”
龔朝暉說張魯一是一個用智慧和靈魂在演戲的人,“他不僅自己做得好,還帶著我們的一幫演員燃血,我們在準備拍攝的時候,他會大聲喊著口號把大家帶入到規定情境中。尤其在最后那個階段的時候,超級熱血!我們的造型突破以往演員就是漂亮帥氣的設定,張魯一劇中造型有一段時間是《荒野獵人》那樣的。他的那個大襖子穿著,頭發也長,臉上都是凍瘡包括他繳獲的身上的裝備,而且他的這個聲音也不是平常那么美好的男中音。”
編劇汪海林:偉大的演員讓個人表白成為史詩
與張魯一合作拍攝《愛國者》的經歷,讓編劇汪海林很是難忘,他對張魯一的點評語出驚人:“《愛國者》的劇本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人,連續幾年磕磕絆絆,因為張魯一而讓一切塵埃落定,水到渠成。專門為此劇閉關在家,研讀劇本,進行身體訓練,進行精神準備,目前已經很少遇到這樣的演員了,不浮躁不驕矜,人物因你變得遙遠而哀傷,很幸運借你的沉默與你對話。阿多尼斯一句話觸動了我:如何征服死亡?在死亡到來之前改變世界。這成為了《愛國者》的一個主題。我們一次次長談宋煙橋這個人物,這是我不經意間送給張魯一的一個禮物,而他在一百多天以后回饋給我了一個王國。劇本是一場精神領域的自我表白,偉大的演員讓個人表白成為史詩。張魯一的表演注定他是布萊希特體系的傳人,高于角色、駕馭角色、表演角色。感謝你為我們奉獻出的令人心碎、震驚、無法自拔的偉大的表演。”
《愛國者》張魯一劇照張魯一飾演宋煙橋張魯一佟麗婭劇照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