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飛上天》湖北播出 張譯殷桃時代浮沉
由余丁導演執導,申捷編劇,張譯 、殷桃 、陶澤如 、張佳寧 、高姝瑤 、吳其江 、花昆 、程實、林伊婷 領銜主演的現實主義都市商業劇《雞毛飛上天》將于3月17日晚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每晚兩集連播。該劇以義烏小商品市場從零到有,從鄉鎮走向世界為歷史背景,通過小人物
小人物浮沉折射時代大潮浙商生意經為人處世理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義烏人憑借“雞毛換糖”的智慧和勤勞,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逐步成長為中國商界不可或缺的一股傳奇力量。在義烏,“雞毛換糖”是一種人人都知道、都秉承的傳統和精神,這也正是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的劇名由來。劇中,陳江河是陳家村鄉民在雪地中撿來的孤兒,養父
劇中,“敲糖幫”挑貨郎走街串巷用雞毛換糖,以及扁擔、撥浪鼓等象征性的元素,陳江河流浪途中與女扮男裝的駱玉珠一起搭伙熬糖賣糖等情節,都是編劇申捷深入義烏當地采訪、體驗生活后得到的結晶。曾先后執筆《重案六組》《白鹿原》《在遠方》等多部優秀電視劇作品,申捷注重通過親身體驗生活積累現實素材,他認為:“創作時期就要不斷去體驗生活,不光是做大綱、做分集的時候,還有創作到一半的時候,它會隨時給你新的養料,這個在家里寫不出。”回顧《雞毛飛上天》的創作歷程,申捷曾在采訪中笑談:“數不清幾下義烏了,都跟那里的攤販交上朋友了,每次去會聽他們講發生的變化,生活中的困惑,甚至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跟我說,慢慢的都覺得自己是義烏人了。每次出機場火車站一見到接我的司機,就笑著說我又回家啦。”最終,劇中“雞毛夫婦”堅貞不渝的愛情和白手起家的創業精神感染了眾多觀眾,該劇收視口碑雙豐收,也助力申捷斬獲2018年度飛天獎和金鷹獎兩個重量級獎項的最佳編劇。
好風憑借力爆款黑馬劇張譯殷桃斬獲白玉蘭視帝視后
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作品,制作水準之高體現在方方面面。編劇申捷收獲飛天獎和金鷹獎的肯定之外,主演張譯與殷桃同樣憑借對劇中人物的精準把握,奪得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女主角。劇中,人物年齡跨度近半個世紀,陳江河與駱玉珠從相識相知到相守,聯手征戰商海,克服種種苦難,做出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又緊跟新時代浪潮加入互聯網電商,始終解放思想,擁抱變化。在面對殘酷的商業競爭時,張譯飾演的企業家陳江河用“容人,容事,眼界,心胸”的格局,無論生意大小,始終秉承挑貨郎“雞毛換糖”的傳統生意經:“進四出六,掙一百的時候要想著把六十給到別人,給朋友、給幫助我們的人,這樣的話才能保證我們一直掙到那四十;開四門,我們到每一個地方,尤其是新地方,把四面八方的關系都捋順了,知道誰家有什么誰家沒什么誰家最想要什么,誰家東西貴誰家東西便宜,最后我們用便宜的東西換了貴的東西,這樣我們才能賺到錢。”生財有道的同時,極為看重“誠信”二字:“少羨慕別人,多堅持自己,人間正道是滄桑”。
小人物有大智慧,《雞毛飛上天》里的人物魅力就通過陳江河與駱玉珠二人的奮斗史展現出來,同時輝映義烏三十年曲折而又輝煌的發展歷程。《雞毛飛上天》的故事,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商人篳路藍縷的創業故事,包含善學習、勇創新、守誠信、重擔當的浙商精神,更是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與生活智慧的集中體現。3月17日起每晚19:30,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相信好風憑借力,《雞毛飛上天》。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