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學院首期公開課:如何用版權保護緩解音樂人焦慮?
音樂陪伴我們隨時隨地,但你是否知道,創造音樂背后是怎樣龐大的一個團隊?原來,一首歌的誕生,是作詞、作曲、編曲、樂手、歌手、錄音師、混音師、母帶師、音樂制作人等所有人的共同的心血與結晶。
當疫情來臨,卻阻礙了音樂人們前行的腳步,線下演出歸零、收入銳減,在這樣的形勢下,也有一些音樂人朋友無法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與事業,以至于我們看到了“音樂行業編曲/錄音師改行送外賣”的新聞……
音樂人們,該何去何從?
為了讓音樂人朋友少一些焦慮,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TME音樂學院首期公開課,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歌手、音樂制作人簡弘亦,JZ Music副總裁、娛樂文化產業律師趙智功,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從法律、平臺、音樂人等角度,為音樂人朋友共同支招。在今日的公開課中,眾多行業人士、音樂人朋友在線聆聽,嘉賓們也用自己的專業與智慧為大家分享了許多閃光知識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表示:“音樂人很多時候都向往夢想和遠方,但是在追求和實現夢想和遠方時候更需要保持理性,比如(被侵權)要理性地保留好證據,涉及利益分配的時候盡可能最大化降低事后協商成本。”
在專業律師的維度,JZ Music副總裁、娛樂文化產業律師趙智功指出:“我們不應該避諱談錢,雖然音樂是一種藝術,但是我們現在聽到大部分音樂叫做商業音樂,就是這種音樂可以獲取應得收益,可以來供大家生活娛樂的一種消費品。所以在整個音樂創作制作中,我們應該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身份,作詞、作曲、編曲、樂手……這個身份決定了你的版權比例及未來在版權方面必須要做的事情。
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音樂平臺在面對音樂人的時候,應該做好服務性的角色,我們不僅要將B端用戶的服務做得更好,同時也要切實地服務好C端用戶。騰訊音樂人計劃從5月份開始聯合酷我音樂舉辦50場線上線下的直播演出,同時嘗試通過商業化形式,為特殊時期的音樂人提供更多實際幫助。
作為歌手、音樂制作人的簡弘亦則認為:“過去大家想聽一首歌隨便搜一搜就能下載,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一首歌產生的可能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需要很多人的心血。與TME的合作非常深非常融洽,從歌曲制作、平臺宣發到線下演出,目前平臺對音樂人的支持是自己做音樂以來最好的。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