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日子》溫情收官,用行動見證脫貧故事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連花清瘟膠囊《中華好家風》脫貧攻堅主題系列節目《更好的日子》于10月19日溫情收官,從北至南,兩省三地,欄目組用行動去見證脫貧故事,引起觀眾熱烈反響。
紀實采訪+慢綜,多手段彰顯三地不同脫貧之路
《更好的日子》三期節目聚焦三個典型脫貧攻堅故事,從吹響全國脫貧攻堅號角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到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再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懸崖村”阿土列爾村,欄目組創新性地用紀實采訪+慢綜藝的形式為觀眾呈現了許許多多脫貧路上的溫情故事。
走訪一號院,駱駝灣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
節目中,主持人方瓊和俞柏鴻通過在三地的所見、所聞、所觸,了解并見證了當地的脫貧攻堅故事。比賽摘豆角、走訪村民家庭、為孩子上夢想主題班會課,還為扶貧干部制造意外驚喜,活潑的綜藝手段搭配溫情故事,使節目內容豐滿而有趣。
匯聚點滴故事,扶貧人物溫暖人心
三期節目的扶貧人物,是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的黨支部書記顧瑞利,他放棄城市優渥生活回到農村,從父親手中接過扶貧接力棒,探索出“支柱產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模式,帶領全村走向致富;一位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的掛職扶貧干部張天佑,走村入戶、節日不休、研究市場、發展架豆......他不僅是掛職干部,更是村民的“兄弟”、“父親”、“兒子“…………被老百姓稱為“親戚官”。還有一位是四川省大涼山阿土列爾村的第一書記帕查有格,修鋼梯、種臍橙、翻新學校,搬遷新家,村民的生活煥然一新。
掛職干部張天佑回鄉看望“親戚”
節目對扶貧人物故事的展現,讓不少觀眾深受感動。正是有了像顧瑞利、張天佑和帕查有格這些奮斗在脫貧一線上的人們,舍小家為大家,為脫貧攻堅勇往直前,才有了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蒸蒸日上的面貌。他們用實際行動為青春寫下鏗鏘有力的詩篇。
脫貧致富好路徑,助力更好的日子
主題系列節目《更好的日子》聚焦三個典型地區,講述了三條不同的脫貧路徑。在黨的領導和自身努力下,三地充分發揮本地優勢、通過多種方法脫貧致富。例如,香菇、高山蘋果等成為駱駝灣村支柱產業,直播帶貨的開通更為特色農產品打開銷路;張家口市沽源縣依托架豆、有機蔬菜等特色優質農產品,帶動鄉親們脫貧摘帽;“懸崖村”鋼梯的修建不僅打開了孩子們的求學路,通過教育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更是打開了鄉親們的脫貧路。
“懸崖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與欄目組一同跳火把舞
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讓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增收、有效增收,離不開合適的方式方法。合理發展特色產業、擴大利用當地優勢資源、讓貧困群眾找到合適崗位、務農群眾掌握先進技術、返鄉群眾發揮經驗優勢,才能把“造血”功能固化下來,為實現脫貧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懸崖村”小學的幸福瞬間
在這場公益紀實之旅中,連花清瘟膠囊《中華好家風》不僅一路尋訪一路見證,更是身體力行,計劃發起一場“護翼童行”愛心捐助活動,希望用媒體和社會的力量給“懸崖村”小學的孩子們送去溫暖,為他們的夢想保駕護航。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三期節目看過后,更加讓人們理解這句話。雖然節目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但是我們追尋好日子的腳步卻仍在繼續!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