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焦裕祿》展現榜樣大愛擔當 出色口碑傳遞不朽精神
焦裕祿嘗村民充饑吃的“大雁屎”
被稱為“近期最破防電影”的《我的父親焦裕祿》正在全國熱映中,動人的真實事跡和細膩的真實感情感動了大批觀眾,觀影期間不禁數度落淚,散場后依舊熱淚盈眶久難平靜。影片上映一個月以來,出色口碑穩定發力,持續不斷地吸引觀眾走進影院感受榜樣力量。影片今日發布一段“買議價糧”正片片段,焦裕祿不忍看著蘭考百姓挨餓,一己承擔破格購買議價糧的全部責任,同時懇求所有干部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
本片根據焦裕祿女兒焦守云口述回憶改編創作,由焦守云擔任總監制,導演范元執導,高滿堂、李唯擔任編劇,郭曉東、丁柳元領銜主演,嚴曉頻、蔣易、周征波、曲國強、王思涵、史嘉怡主演,何政軍、寇振海、張立、吳昊西友情出演,正在全國熱映中。
細膩情感深入人心引發共鳴 蘭考觀眾觸景生情感念“焦桐”
有別于傳統主旋律傳記片的宏大敘事,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以真摯細膩的情感為落點,著重描寫焦裕祿平凡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以其子女的視角呈現了一位鮮活生動、溫暖立體的榜樣楷模,回溯了焦裕祿作為“好干部、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的光輝一生。影片中焦裕祿為人民無私奉獻的情懷,對子女以身作則的教導,與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向母親叩首訣別的孝心,每一種不同的情感都真摯扣人心弦。許多觀眾都在影評中表示“實在太感人了”“幾乎從頭哭到尾”,還有特地二刷的影迷走心評論稱:“再看一遍依然多次被打動流淚,焦裕祿書記的事跡從小耳熟能詳,這次從另一個角度聆聽,再次感受心靈的洗禮與震撼。”
“一個人改變一座城。”焦書記為了治理好蘭考的“三害”,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忍著病痛折磨凡事沖在第一線,頂著飛沙走石走訪了縣里的每個村落。最終積勞成疾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他,臨終前依然惦記著受苦的百姓。幾十年過去了,焦裕祿書記帶領全村百姓種植泡桐樹防沙治堿時,親手種下的那顆小樹苗如今已經亭亭如蓋、郁郁蔥蔥,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焦桐”。當看到影片結尾如今的焦桐樹與蘭考的美麗景象時,一位來自蘭考的年輕觀眾不禁淚目回憶起家鄉:“小時候奶奶總會和我提起‘焦裕祿’,一講起便會泣不成聲。那時我還小,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常去的公園是他的紀念館,只知道他在爺爺奶奶心中是特殊的存在。長大后我終于明白了焦書記對于蘭考的貢獻,看到銀幕中鮮活生動的焦書記我忍不住哭了。長眠在焦桐下的您,夜空中最亮的星,蘭考人民永遠將您記在心中。”
焦裕祿將百姓疾苦擺在首位 為救群眾一力擔責破格購糧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焦裕祿在蘭考任職的天里,時刻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責任,將百姓的苦和淚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在今日影片發布的片段中,焦裕祿看著蘭考百姓食不果腹,每天都有人餓死,他痛心疾首地向縣委干部們呼吁:“咱們多買一點糧食,哪怕是一口粉渣,哪怕是一口苜蓿片,就能救一條命。”為了能讓百姓們吃上一口飯,他毅然決定購買議價糧,并一力統購全部特殊時期,咱能不能就為了老百姓豁出去了扛一把!”焦裕祿一字一句都鏗鏘有力、直入人心,跨越時間長河依然熾熱滾燙,發人深省。475承擔違反糧食政策的責任。“
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讓許多觀眾感動不已,始終與百姓感同身受的悲憫之心與奉獻精神,更讓眾多黨員干部看完電影后內心激動澎湃。許多年輕黨員表示在觀影過程中幾度“破防”淚崩,紛紛表示要做“焦裕祿”式的好干部:“他不僅是全體黨員的模范楷模,也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人生榜樣。堅持初心,做個好人,在夜空綻放耀眼的星光。”一位多歲的老奶奶在觀影后淚目回憶稱:“再想起當年見過的來自蘭考逃荒要飯的百姓,還是覺得心酸難過。幸好有焦裕祿這樣有擔當的好干部,讓百姓不再挨餓受凍,犧牲自己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還有許多觀眾在影評中表示了懇切的希望:“愿焦裕祿的精神能一代代地傳下去,鼓舞感召更多新時代的年輕血液,國家和人民需要這樣純粹忠誠的黨員干部。”“”60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周年的重點獻禮影片,是國家電影局年電影精品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專項支持項目。影片正在全國熱映中,一起走進影院致敬永恒的時代豐碑。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