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紙騎兵》榮獲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雷米獎最高獎
近日,第55屆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舉行頒獎典禮。由范小天、陳聚之執導,范小天、焦歡編劇的電影處女作《紙騎兵》深受眾多國際評委的青睞,獲得休斯敦國際電影節雷米獎最高獎——評審團特別獎。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成立于1961年8月,并在1968年正式成為競賽性質的國際電影節,堪稱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與舊金山國際電影節、紐約電影節并稱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科波拉、大衛林奇、奧利弗·斯通、李安、科恩兄弟等著名導演首次獲獎都在此電影節。休斯敦國際電影節被譽為“明星導演誕生地”, 是北美唯一一個完全由電影人組成和管理的電影節,其使命是表彰和彰顯電影和視頻領域的杰出創造力,認可優秀的人才。雷米獎在評審過程中分A+、A、A-、B+、B-五個分數等級,只有獲得A+分數的電影,才會獲得評審團特別獎。
電影《紙騎兵》是印象·南方作家電影的第一部作品,改編自作家蘇童的短篇小說《騎兵》和《紙》。通過憂傷的木馬騎兵、快樂的斑馬騎兵、凄涼悲愴的鐵騎兵、燦爛千陽的紙騎兵,塑造了一個用美好心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羅圈腿少年左林。導演范小天表示:“我們追求的印象·南方作家電影,希望能用悲憫的獨特的目光看待包括自己在內的蕓蕓眾生。我們想在《紙騎兵》中探討:普通人能不能有夢想?普通人的夢想值不值得被肯定?男主角左林身處底層,仰望星空,他的夢想是騎著馬到城市最繁華的廣場走一走。左林是中國江南水鄉的堂吉訶德,也是當代都市的堂吉訶德。在《紙騎兵》的結尾,我們讓左林騎著送葬的紙馬飛起來,我們想告訴千千萬萬像左林一樣的普通人:夢碎比沒有夢更痛苦。不管夢碎帶來怎樣的痛苦,還是要有夢。”
《紙騎兵》導演范小天是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副會長,在二十多年前與十幾位作家、藝術家一起提出了“南方派作家電視”的概念,以“濡濕的氣息,寬和的精神,綺麗的思想”為口號,拍攝了幾百集作家電視劇,代表作品有《春光燦爛豬八戒》《太極宗師》《呂布與貂蟬》《萍蹤俠影》《紅粉》《葉問》等,先后獲得“飛天獎”、“金鷹獎”、“全國十佳電視劇獎”、“金南方獎”、“金鳳凰獎”等國家及省市級獎項。2017年,范小天和上影集團原董事長任仲倫先生聊起南方派作家電影。任仲倫先生提到,國際著名導演李安先生曾經建議:美國的電影有南北之分,中國南方非常有特點有意思,地域、市場也很廣闊,可以考慮發展南方電影。
范小天導演認為,世界充滿了紛爭,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不同的想法。人類是不是在思維方式、思維能力上有著天生的差別?差異是怎么形成的?世界上的許多人產生過很多想法,差異問題始終得不到真正解決,差異是永久性的。我們嘗試在人物狀態、人物相互理解以及人物溝通之難這些人類困境上做“印象派”的敘事探索。
此前,《紙騎兵》獲得第13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入圍第4屆平遙國際影展、第16屆中美國際電影節金天使獎、第11屆法國尼斯國際電影節。
國際電影節的入圍和獲獎,是對印象·南方作家電影和《紙騎兵》探索的肯定。印象·南方作家電影準備了一批非常好的劇本,包括《上海的耳朵》《三套車》《呂布與貂蟬》《葩Queen》《獅虎獸》《春光燦爛豬八戒之情迷女兒國》、《春光燦爛豬八戒之影子豬》以及根據范小青小說《哪年夏天在海邊》改編的電影、根據黃蓓佳小說《危險游戲》改編的電影、根據姜琍敏小說《心劫》改編的電影,等等,都在進行中。這些項目的劇本大部分已經完成,有的正在完善中,有的已經啟動籌備。我們的夢想是拍出一批與眾不同的中國的印象·南方作家電影,讓它像一張張郵票一樣寄往全世界。
據悉,《紙騎兵》由上海肩上鳥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蘇州工業園區塞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安徽再芬黃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昆山市福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蘇州福納影視藝術學校聯合攝制。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