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靠販賣焦慮吸引眼球么?新華網的操作徹底燃了!
這個五四青年節,新華網推出了五四青年節的視頻《青年不惑》,該短片以新華社記者許丹睿邀請各界大咖:國家天文臺科學家茍利軍、中科院物理所科學家曹則賢、知名演員白宇帆、《譚談交通》主持人譚喬、原創自媒體up主周偉華,分享他們的故事,網友紛紛感嘆“太讓人振奮了,一掃之前喪喪的情緒”。
當下,互聯網太多販賣焦慮的內容,失業、不好找工作,內卷等林林種種。還沒畢業就已經開始讓人產生了進入社會的恐懼感。
“要盡可能去見更高層次的導師”,網友說:“《青年不惑》視頻里曹則賢老師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人生需要領路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年輕人雖然有青春做成本,不需要畏懼犯錯和糾錯。但有睿智的導師引導,可以減少試錯的成本,找到生活、學習、工作的高效途徑。跟隨有經驗的導師,撥開迷霧,看到人生的真諦。
捫心自問,當你處在迷茫、困惑時是否還記得自己曾經的夢想。我們都不希望自己人到中年時會有“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這樣的唏噓、感嘆。視頻里譚喬說的對,“成為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比什么都重要”。這樣的信念既是實現自我的追求,也是認可自我的過程。與其焦慮、徘徊,不如為自己而努力、拼搏,讓今天的自己成為明天的驕傲。
與那些販賣焦慮讓人產生共情而吸引流量的內容不同,新華網的《青年不惑》看完讓人內心振奮,金句頻出。
除了高顏值的主持人丹睿的加持,我們還看到了無論是怎樣的人,都有著相似的青春經歷。誰的青年時期不曾迷茫、彷徨,但這又何妨。
都說人生苦短,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人生是漫長的旅途,青春只是這段旅程中的一個轉彎。
我們需要的是向視頻里的榜樣看齊,在人生旅途的彎道上直面困難,加速沖刺,彎道發力、超車,實現華麗的自我突破。不負青春,不喪、不惑。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