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3集
- 第10集
- 第14集
- 第11集
- 第15集
- 第12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3集
- 第20集
- 第24集
- 第21集
- 第25集
- 第22集
- 第27集
- 第26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5集
- 第32集
- 第36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5集
- 第49集
- 第53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37集
- 第75集
- 第38集
- 第76集
- 第39集
- 第77集
- 第40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第82集
- 第83集
- 第46集
- 第84集
- 第47集
- 第85集
- 第48集
- 第86集
- 第87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如懿傳第71集劇情
第71集:衛嬿婉欲毒死春蟬 如懿太后設局引衛嬿婉入局
永琪回稟皇上:自香見公主入宮,邊地各部首領輪番進貢示好大清,百姓勤于耕種安居樂業,但皇上聽了仍是悶悶不樂,只交待他說邊地是寒氏的故鄉,讓他務必盡心盡力去辦差。永琪于是進言承乾宮之事他略有耳聞,香見公主當初入宮是其父要求,她為寒企傷心怨恨卻又不得不盡孝道,如果現在有寒提手信一封,應該可以讓她安心入宮,皇上聽后讓永琪立刻去辦。
海蘭告訴如懿,皇上頻頻進入承乾宮碰了一鼻子灰也毫不在意,眾嬪妃心生怨恨,如懿也稱本以為皇上是一時興起,沒想到過了這么多時日,還是對寒氏如此癲狂。海蘭分析說皇上手握天下,向來都是女人們自己送上門來,如今碰到了野性難馴的皇上便起了征服之心,因求之不得才輾轉反側,二人都擔心皇上是盛世天子,別為了寒氏做出什么事過頭的事。
敬事房向李玉訴苦說,自香見進了承乾宮,皇上已好多日子都沒翻過牌子了。
香見很快接到了父親書信,信中稱自她入宮,寒部百姓安定祥和,讓她勿念族人,安心侍奉皇上。這時侍女稱皇上又送來了東西,香見卻說她什么都不要,讓她們拿出去。她抬頭一看,卻是寒部的哈麗和古麗,二人稱是大清皇上派人接她們入宮侍候公主,香見哭道自己已被困到這里,她們為何還要來,麗和古麗表示愿陪伴公主,而且皇上將寒部的廚子也請來了,以解公主的思鄉之愁,二人都稱贊皇上對公主是一往情深。
內務府將給香見制的寒部服飾拿給皇上看,皇上讓他們把服飾上的描金刺銹還要改得更精致些。李主回稟皇上,香見接收了寒部的侍女,也吃了寒部廚子做的飲食,皇上欣喜,覺得炩嬪說得話沒錯,想著等這服飾做好了香見會更加喜歡。
海蘭斥責永琪不該向皇珂瑪提議寒提寫信的事,這是犯了眾怒。她說皇上遇到寒氏就像一個魔障似的,但宮里也毫無辦法。海蘭還說起聽永琪福晉說他近日收了個格格胡氏,溫柔嫻靜很是不錯,她讓永琪得空帶過來給自己看看。
永琪回府后教蕓角寫字,奇怪她阿瑪也沒教過她,蕓角謊稱阿瑪是重男輕女,她得知永琪已將二人之事告之愉妃,心里有些慌張,永琪安慰她不用緊張一切有自己,蕓角深情地說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永琪所賜,永琪稱自己雖然娶了福晉,但對男女情愛有知也是自蕓角而始,二人含情脈脈緊緊相擁。永琪稱寒氏入宮眾嬪妃都不滿皇阿瑪所為,他今日看著蕓角倒也明白了皇阿瑪許多。
皇上又來承乾宮看望香見,他看到香見正在祈禱寒部安樂,寒企安息,便稱他已派人尋回寒企尸身帶回寒部厚葬,只希望香見在宮里可以安心。香見不為所動,冷淡地說皇上上可以走了,皇上稱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要她高興,香見卻道她只要在這一日便無法高興。皇上體貼地說知道宮中規矩多讓她束縛,他會再造一個殿宇讓香見居住,香見卻仍是沉默不語,皇上無奈只好離開。
皇上出承乾宮后
炩嬪生氣自己懷孕皇上都不來看望,
純貴妃的咳疾越來越嚴重,永璋氣憤皇阿瑪也不來看額娘,他的心思全在寒氏身上而冷落了六宮,自己是長子有責任給皇阿瑪進諫,純貴妃警告他不要去,稱這件事他說不上話,永璋還想辯解被婉嬪斥責出去。
永璋在慈寧宮門口遇到皇上,說了額娘生病的事,皇上稱他近來政務繁忙,會讓太醫好好給純貴妃醫治。
永璋次日求見皇上,皇上讓他有空將側福晉給他生的女兒帶進宮里來給額娘瞧瞧讓她高興,稱永璋在宮外居住著應該比宮里的人更知道百姓疾苦,近日可聽到有哪些事?永璋稱宮外有些流言,說寒氏是妖姬,媚惑皇上動搖大清江山,王公貴族們也說皇上為了她冷落后宮無心朝政,盛世清明將會毀于她的手上,皇上聽后盛怒,一腳將永璋踹在地上,喝斥他早年就覬覦太子之位,如今雖然表面安份實則不軌,讓他滾出去,稱自己再沒這種不忠不孝的兒子,李玉聽到動靜趕緊趕過去拉了永璋出去,永璋向李玉哭訴皇阿瑪為何這般待自己,李玉安慰他說如今皇上眼里只有承乾宮那位,等他氣消就好了,永璋卻急火攻心吐了一大口血。
純貴妃聽聞此事立即趕到擷芳殿,太醫回稟太后和純屬貴妃:三阿哥氣惱交加,真沖心脈,如今不能挪動,只能留在擷芳殿靜養。太后想請永璋的福晉進宮來陪侍,純貴妃哭求讓自己守著兒子,這時永璋夢魘“皇阿瑪,別不要兒子”,皇太后見永璋可憐,允準純貴妃留守看護。
進忠見皇上一晚上沒說話,便稱他知道皇上擔心三阿哥,已打聽過,太后和純貴妃都在守著他。他又故意說三阿哥自上次被皇上申飭后也沒大錯,不知此次是因何言語無狀,而且他是成年人,誰能教唆得了?皇上自然而然想到了純貴妃。
如懿聽說此事后稱永璋性子憨直,這樣勸皇上是行不通的,還有純貴妃,咳疾已傷了肺腑,更為要緊。
純貴妃在雨中跪至養心殿外求皇上饒了永璋,稱他是無心的。皇上卻道永璋無心純屬貴妃是有心的。
李玉趕到翊坤宮告訴了如懿這件事,懿立即趕了過去,她扶純貴妃起身,純貴妃卻執意跪在那,直到皇上息怒。她稱是自己教子無方,求皇上寬恕三阿哥。如懿也一起向殿內懇求,皇上這才出來,稱純貴妃自己愿意在養心殿前現眼,是心術不正惹事生非。他又拿出那枚珠花,說
皇上認為永璋貿然提起官闈之事是純貴妃挑唆,如懿稱皇上為了寒氏竟傷了父子之情,皇上又埋怨如懿端上來的茶一股怪味,如懿無語,稱這是皇上一慣喜歡的雨前龍井。皇上讓李玉上沙棗花茶。
皇上看著洛神賦圖出神,稱贊洛神女癡心可鑒,如懿一語雙關地說洛神女癡心也并非兩情相愿,可望而不可得又有什么意思,皇上稱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他讓如懿嘗沙棗花茶,如懿品嘗一口后稱這茶是寒氏的最愛,皇上是愛屋及烏。她直言問皇上對于寒氏是怎么了。皇上嘆息他寵愛寒氏,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他可以征服一個兇蠻的部族卻征服不了一個女人的心。這時穎妃在殿外求見,如懿出去問她何事。穎妃稱,眾嬪妃都去了翊坤宮門前跪著,一是為純貴妃母子抱屈,二是希望皇上可以送走寒氏。她不想以此要挾皇上,但看到純貴妃也覺得唇亡齒寒,希望皇后能想到二全的法子,既可以安慰純貴妃,也可以平息此事。這時皇上出來怒道她們身為嬪妃如此放肆,喜歡跪就跪。穎妃大膽直言,嬪妃行為失當,是為純貴妃抱不平,更是因皇上對寒氏的癡戀魔障而起,她直言皇上如此為情亂智傷了蒙古四十九部的心,會讓大家懷疑自己一直依賴的天子是不是英明的君主,她既替滿宮嬪妃、皇后傷心,也替皇上傷心,皇上怒斥穎妃大膽,令她立即回宮,穎妃憤然離開。
香見聽說六宮嬪妃在雨中齊跪翊坤宮門前的事,稱她們若可以把自己跪出宮去,她才高興。
如懿說要回宮看著,皇上稱她們愿意跪就跪著,如懿告訴皇上,她為寒氏好,就不要讓六宮生怨,讓她日后無法與眾嬪妃相處度日,穎妃說的也很有道理,皇上不要因他的盛怒惹得蒙古各部和公卿無法自處。皇上反思自己言語過激,下令封純貴妃為皇貴妃,派太醫去看她。慶貴人復她慶嬪之位。如懿勸皇上為寒氏著想不要再有急躁之舉,免得六宮不寧。
如懿回到翊坤宮,勸眾嬪妃,她們的心思皇上和自己都明白,皇上已下旨,封純貴妃為皇貴妃,慶嬪稱皇上只晉了純貴妃位份,但禍害不除,她們不能安心。如懿反問她們跪到此地是為了純貴妃還是為了自己。若她們心誠應該跪在養心殿前,她們也是怕擔不起天子盛怒,更怕禍延母族。(轉載自劇情吧)